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印发广东省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2:35:27  浏览:917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印发广东省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规定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广东省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规定的通知

粤府办〔2012〕29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规定》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海洋渔业局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四月十七日



广东省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恢复我省海洋区域的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海洋特别保护区,是指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要求,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 海洋特别保护区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保护优先、适度利用的原则,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第四条 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海洋特别保护区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制定全省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指导本行政区域近岸海域内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

  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发展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相衔接,与环境保护、林业、渔业等相关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五条 沿海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切实履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职责,推动和保障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并根据工作需要在同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海洋环境保护经费中安排资金,用于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选划、建设和管理。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捐资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对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管理和保护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沿海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予以奖励。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和支持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分类分级和功能分区



  第七条 根据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地理区位、资源环境状况、海洋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海洋特别保护区可分为海洋特殊地理条件保护区、海洋生态保护区、海洋公园、海洋资源保护区等类别。

  第八条 海洋特别保护区分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

  第九条 海洋特别保护区分类分级标准参照《海洋特别保护区分类分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HY/117-2010)执行。

  第十条 海洋特别保护区实行功能分区管理,根据主导功能、生态环境、资源状况等特点及管理需要,可划分为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恢复区、适度利用区和预留区。功能区划分标准参照《海洋特别保护区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HY/118-2010)执行。

  

第三章 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立



  第十一条 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成立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会由相关专业的专家和省有关部门代表组成,负责建立、调整和撤销海洋特别保护区的评审工作。

  第十二条 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立由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国务院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立由保护区所在地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或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海洋特别保护区范围跨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的,应当经保护区所在地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协商一致后,由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按规定程序组织评审、报批。

  海洋特别保护区中原已设立的湿地、野生动物等保护区,仍由原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指导。

  第十三条 申报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应当填写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申报书,并提交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划论证报告、规划及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四条 因重大工程建设或其他原因需要调整、撤销海洋特别保护区,应当通过科学论证,并经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后,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 建立或调整、撤销海洋特别保护区,应当在报请省人民政府审批前,由提出申请的机关向社会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第十六条 经批准建立的海洋特别保护区应在适当位置设立界标和标牌,标牌应公布海洋特别保护区边界坐标,公布区内保护对象及管理措施等信息。

  

第四章 海洋特别保护区的管理



  第十七条 沿海地区县级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明确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机构。必要时可按规定在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机构内派驻海监机构,依法履行海洋执法职责。

  第十八条 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海洋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

  (二)制订并实施本海洋特别保护区规划和管理制度;

  (三)负责建设本海洋特别保护区管护、监测、科研、旅游和宣传教育等设施;

  (四)组织制订本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补偿方案、生态保护与恢复规划、计划,落实区内的生态补偿、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五)负责本海洋特别保护区日常巡护管理,组织实施和协调海洋特别保护区保护、利用和权益维护等各项活动;

  (六)组织开展本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旅游、科研监测、宣传教育、培训及国际合作交流等活动;

  (七)其他应当由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机构履行的职责。

  第十九条 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内从事海洋生态与资源恢复及其他符合功能分区管理要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沿海地区县级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或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要求实施有关活动。

  第二十条 经依法批准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内从事开发利用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制订生态恢复方案并采取生态补偿措施。对造成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破坏和资源损失的,应当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生态与资源补(赔)偿,所得款项全额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生态与资源补(赔)偿不免除其按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倾倒费的义务。

  第二十一条 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定期组织开展保护区内经济社会状况、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和生态环境监测、监察及评价工作。

  第二十二条 沿海地区县级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海监机构负责海洋特别保护区内的海洋执法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二十三条 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吸收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第二十四条 沿海地区县级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应急系统,制订保护区及其周围区域应急预案。发生海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和自然灾害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合,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灾害。

  海洋特别保护区内应当配备应急设备和设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二十五条 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内从事生态保护、恢复及资源利用活动应当符合功能分区管理要求。

  在重点保护区内,实行严格的保护制度,禁止实施各种与保护无关的工程建设活动。

  在适度利用区内,在确保海洋生态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允许适度利用海洋资源。鼓励实施与保护目标相一致的生态型资源利用活动,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等海洋生态产业。

  在生态与资源恢复区内,根据科学研究结果,可以采取适当的人工生态整治与修复措施,恢复海洋生态、资源与关键生境。

  在预留区内,严格控制改变区内自然生态条件的生产活动和工程建设活动。

  

第五章 海洋特别保护区的保护



  第二十六条 严格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分布区、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及重要海洋生物的洄游通道、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栖息地等各类重要海洋生态区域。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海洋特别保护区内海岸、海底地形地貌及其他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确需改变的,应经科学论证后,报有批准权限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七条 严格限制将外来海洋动植物物种引入海洋特别保护区;确需引入的,由海洋特别保护区所在地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论证后,报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海洋特别保护区内领海基点等海洋权益保护标志和设施。经依法批准,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内从事保护、恢复和资源利用等活动,不得影响领海基点的安全。

  第二十九条 禁止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内进行下列活动:

  (一)新建排污口;

  (二)炸鱼、毒鱼、电鱼或其他对海洋生物及非生物资源具有毁灭性、破坏性的活动;

  (三)未经批准向海域排放污染物;

  (四)擅自采集、加工、销售野生动植物及矿物质制品;

  (五)污损、破坏和擅自移动海洋特别保护区设施。

  第三十条 严格限制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内实施采石、挖砂、围垦滩涂、围海、填海等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的利用活动。确需实施上述活动的,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批。

  第三十一条 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内从事海水养殖业,应当合理控制养殖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合理投饵,养殖用药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农药、兽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防止养殖自身污染。

  第三十二条 进入海洋特别保护区从事拍摄影片、采集标本及其他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应当遵守相关管护规定。

  

第六章 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开发利用



  第三十三条 根据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环境及资源特点,经有审批权的部门批准后允许适度开展下列活动:

  (一)生态旅游业;

  (二)生态养殖业;

  (三)人工繁育海洋生物物种;

  (四)休闲渔业;

  (五)无害化科学试验;

  (六)海洋教育宣传活动;

  (七)其他经依法批准的开发利用活动。

  第三十四条 严格控制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内从事建设项目或者开发活动。符合海洋特别保护区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海域使用论证。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和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应当设专章编写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和生态与资源补(赔)偿方案及具体措施。

  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内从事经营性旅游活动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制度的规定,与海洋特别保护区规划相一致,并服从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第三十五条 海洋公园内可以建设管护、宣教和旅游配套设施,设施建设必须按照规划实施,并与景观相协调,不得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第三十六条 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内从事科研、教学及其相关活动,不得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内开展的科学研究成果应当与保护区管理机构共享,并向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副本。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对海洋特别保护区造成破坏的,由县级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七十六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和采取补救措施,并在规定额度内酌情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其违法所得。

  第三十八条 在海洋特别保护区内进行海洋工程建设造成领海基点及其周围环境被侵蚀、淤积或者损害的,由县级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按照《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对破坏海洋特别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九十条规定,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

  第四十条 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海洋特别保护区内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沿海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使用自有外汇额度对外开立保函暂行办法

国家外汇管理局


关于使用自有外汇额度对外开立保函暂行办法

1986年6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

为加强外汇管理,做好计划用汇,兹对各对外承包工程公司使用自有外汇额度申请开立保函,特做如下规定:
一、本规定所指保函,只限于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出口项下各类保函。
二、公司需对外开立保函时,应首先填制“外汇额度支付书”,连同“开具保函申请书”一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申请。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意后,在申请书上注明保函金额(包括货币名称、金额及等值美元数和当时原币对美元的折算率)、日期、编号并加盖“国家外汇管理局调拨外汇额度专用章”。
中国银行凭盖有“国家外汇管理局调拨外汇额度专用章”的“开具保函申请书”予以开立保函。
三、保函有效期满后,中国银行在办理保函撤销手续后,以联系单(注明保函申请单位、保函金额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编号并加盖中国银行营业部业务专用章)通知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对无误后,凭此联系单恢复申请单位的外汇额度。
四、保函减额时,可参照第三条的规定办理,恢复额度。
五、根据业务情况,已对外开出的保函需要展期时,在取得申请单位同意后,中国银行即可对外办理保函展期手续。
六、发生赔付时,中国银行有权凭公司的人民币及已扣的外汇额度买汇先行对外赔付。同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具联系单并附上索赔银行的索赔函或电及外汇买卖传票影印件。
七、上述做法只适用于中央各部委所属对外工程承包公司向中国银行营业部申请开立保函。各地方的具体做法,可参照上述规定,由当地外汇管理分局、中国银行分行协商制定具体办法。
本规定从文到之日起执行。


民事诉讼法典(民事诉讼法典-第1201至1284条)

澳门


民事诉讼法典


[ 民事诉讼法典 - 目录 ] [ 民事诉讼法典 - 条文目录 ] [ 第55/99/M号法令 ] [ 民事诉讼法典 - 第1至100条 ] [ 民事诉讼法典 - 第101至200条 ] [ 民事诉讼法典 - 第201至300条 ] [ 民事诉讼法典 - 第301至400条 ] [ 民事诉讼法典 - 第401至500条 ] [ 民事诉讼法典 - 第501至600条 ] [ 民事诉讼法典 - 第601至700条 ] [ 民事诉讼法典 - 第701至800条 ] [ 民事诉讼法典 - 第801至900条 ] [ 民事诉讼法典 - 第901至1000条 ] [ 民事诉讼法典 - 第1001至1100条 ] [ 民事诉讼法典 - 第1101至1200条 ] [ 民事诉讼法典 - 第1201至1284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千二百零一条
答辩及答复
一、载有待审查之裁判之文件与起诉状一同提交后,须传唤他方当事人于十五日期间内提出答辩。
二、原告得于就提出答辩一事获通知后十日内作答复。
第一千二百零二条
争执之依据
一、仅得以欠缺第一千二百条所指之任一要件为依据就请求提出争执,又或以出现第六百五十三条a项、c项及g项所指之任一事实为依据就请求提出争执。
二、如有关裁判系针对澳门居民作出,且按照澳门之冲突规范,应以澳门实体法解决有关问题者,则提出争执之依据亦得为倘适用澳门之实体法,将会就有关诉讼产生一个对该澳门居民较有利之结果。
第一千二百零三条
辩论及审判
一、提交诉辩书状之阶段结束以及采取必要之措施后,须将卷宗交予检察院检阅。
二、如检察院提出任何问题,当事人得于十日期间内提出反对。
三、审判按照向中级法院提起平常上诉之规则进行。
第一千二百零四条
法院依职权作出之行为
法院须依职权审查第一千二百条a项及f项所指之条件是否符合;如法院在检查卷宗后又或按照行使其职能时所知悉之情况而证实欠缺该条b项、c项、d项及e项所要求之要件者,亦须依职权拒绝确认。
第一千二百零五条
平常上诉
一、对中级法院之裁判得按一般规定向终审法院提起平常上诉。
二、检察院即使非为主当事人,亦得以违反第一千二百条c项、e项及f项为依据,对所作之裁判提起上诉。
第十五编
非讼事件之程序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二百零六条
补充适用
除非另有特别规定,以下数条之规定适用于本编所规范之程序。
第一千二百零七条
程序
一、当事人声请采取措施时应立即指出有关证据。
二、须传唤被声请人以便其于十日内提出反对,而提出反对时亦应立即提供有关证据。
三、不提出反对或不就所陈述之事实提出争执,并不代表承认该等事实。
四、提出反对之期间结束后,如法官不具备足够数据立即作出裁判,则定出辩论及审判之听证日期。
五、法院得自由调查有关之事实,以及就是否适宜对当事人声请之证据进行调查作出裁判。
第一千二百零八条
审判之准则
法院在决定所采取之措施方面不受严格合法性准则所约束,而应就每一情况采取最适当及最适时之解决方法。
第一千二百零九条
上诉之限制及解决方法之可变更性
一、不得就非讼事件程序中按适当或适时准则所宣示之解决方法,向终审法院提起上诉。
二、所宣示之解决方法得以显示对其作出变更属合理之嗣后情况作为依据予以变更,但不影响已产生之效果;不论在裁判之后发生之情况,或在裁判之前发生,但因不知悉该情况或由于其它应予考虑之原因而未有陈述者,均视为嗣后情况。
第二章
人格权之保护
第一千二百一十条
声请
一、旨在避免人身或精神上之人格遭受侵犯之威胁得以实现之措施,或旨在减轻已发生之侵犯所造成之后果之措施,应针对作出威胁或侵犯之人提出声请。
二、要求返还或毁灭收信人已死亡之秘密信函之声请,须针对信函之持有人提出。
第三章
失踪人或不能作出行为之人之财产保佐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条
范围
一、如欲依据《民法典》第八十九条及随后数条之规定,就失踪人或不能作出行为之人之财产设定保佐,则须指出该等财产之持有人或占有人,失踪人或不能作出行为之人之配偶、推定继承人,以及已知悉之对保全有关财产有利害关系之人。
二、须传唤失踪人、不能作出行为之人,以及上款所指之人,以便其提出反对,如检察院非为声请人,亦须传唤之;传唤失踪人及其它利害关系人时,须以公示方式为之,其期间为三十日。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条
判决之公布
一、批准保佐之判决须依据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以告示及公告予以公布。
二、如属失踪人财产之保佐,则亦须于失踪人在澳门之最后居所之有关市政厅大楼内张贴告示。
三、告示及公告中除宣告已设定保佐外,亦应载明被保佐人及保佐人之身分资料,并对该等数据适用经作出适当配合之第一百九十五条第三款之规定。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
担保之金额及适当性
对被保佐人之财产编制目录后,须就保佐人应提供之担保之金额及其是否适当,听取检察院之意见。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条
保佐人之更换
在按民法规定可更换保佐人之情况下,第二百四十四条至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适用于保佐人之更换。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条
保佐之终结
一、如被保佐人欲按民法规定请求返还财产,应在交付财产之诉讼程序中提出声请。
二、须通知保佐人以便其于十日内将财产返还予被保佐人,又或视乎保佐系以被保佐人失踪或长期不能作出行为作为依据,而于十日内提出争执,质疑声请人之身分或认为导致长期不能作出行为之状况并未终止。
三、如不就上款所指之事实提出争执,须立即交付财产并终止保佐。
四、如提出争执质疑声请人之身分或认为导致长期不能作出行为之状况并未终止,则声请人须于三十日内证明其身分或该状况已终止,而被通知之人得于十五日内提出反驳;经调查提交诉辩书状时所提供之证据及进行必需之措施后,须作出裁判。
五、一旦法院有失踪人仍生存及其现居处之消息,须立即通知该人就其财产已设定保佐;但不影响以上各款规定之适用。
第四章
已消灭法人之财产之给予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
声请
一、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之规定有需要请求法院将已消灭之法人之所有或部分财产给予本地区或另一法人时,该声请应附具所有必需之证据,以及处置有关财产之具体计划。
二、上述声请须依据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以告示及公告予以公开;如已消灭之法人之住所在澳门,则亦须于其住所张贴告示。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
传唤
一、须传唤下列者于最后之传唤作出时起十日期间内,就处置有关财产之计划发表意见:
a)检察院,如其非为声请人;
b)被提出受领有关财产之法人之代表,但本条第二款规定之情况除外;
c)已消灭之法人之清算人,如有清算人且其非为声请人;
d)遗嘱处分人之遗嘱执行人,如有遗嘱执行人且其为人知悉者。
二、如检察院为声请人,并提出将财产给予本地区,则无须传唤本地区之其它代表。
三、任何证明就案件具有正当利益之人,均可参与该案件。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继后之步骤
一、法官须采取其认为必需之措施,随后作出裁判。
二、为确保实现有关负担或有关财产用于既定用途,法官在作出裁判时得规定其认为适当之义务、限制及担保。
三、对上述裁判得提起平常上诉,而上诉具中止效力。
第五章
给付或价金之确定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
程序步骤
一、在《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第二款及第八百七十三条所指之情况下,欲由法院确定有关给付或价金之当事人,须在声请中指出其认为适当之给付或价金,并说明其理由。
二、他方当事人在提出反对时,得指出不同之给付或价金,但亦须说明理由。
三、不论有否提出反对,法官须收集必需之证据并作出裁判。
第六章
通知行使优先权
第一千二百二十条
应遵循之步骤
一、如欲通知某人行使优先权,则须于声请中详细列明有关价金及拟订立之合同之其它条款,指出按民法可行使该权利之期间,以及请求通知该人于同一期间内声明是否欲行使优先权。
二、如被通知之人欲行使优先权,应在上款所指之期间内透过声请或卷宗之书录作出声明;作出声明后二十日内仍未订立合同者,优先权人应于随后十日内声请指定日期及时间以便他方当事人透过卷宗之书录收取有关价金,如其不收取,则优先权人将该价金存放;如他方当事人经适当通知后不到场或拒绝收取该价金,则声请人得于翌日存放该价金。
三、不遵守上款规定之优先权人丧失其权利。
四、支付或存放价金后,须将有关财产判给优先权人,而判给之效力追溯至支付或存放之日。
五、不得对上述通知提出任何反对,利害关系人仅得透过通常之方法,针对预约合同或预约合同之继后合同之瑕疵行使权利。
六、除买卖合同外,以上各款之规定,经作出必要配合后,亦适用于其它合同所涉及之优先权相对义务。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
受限制之优先权
一、如拟订立之合同除包含受优先权拘束之物外,亦包含他物,且就所包含之物已定出一总价,则被通知之人得声明仅就前者行使其权利,为此须立即声请按该物所占比例确定有关价金,并适用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之规定。
二、他方当事人得以如非造成相当损害即不能将优先权之标的物与他物分离为由提出反对。
三、如反对之理由成立,则优先权人丧失优先权,除非其就各物行使优先权;如反对之理由不成立,则按上条第二款至第四款之规定处理,但须自判决确定时起二十日内订立合同。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
优先权同时属数人且应由各人共同行使
如优先权同时属于数人,且应由各人共同行使,则须通知所有利害关系人行使该权利,而以上数条之规定,经作出必要配合后适用之。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条
优先权同时属数人但仅应由其中一人行使
一、如优先权同时属于数人,但仅应由其中一人行使,则在未确定行使权利之人时,声请人须请求通知各人于指定之日期及时间到场,以便该等人之间出价竞投;就出价之结果须作成笔录,当中亦须记录各出价人所出之最高价。
二、优先权应由出价最高之人行使;然而,如属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所指之情况,则其丧失该权利。
三、如丧失所赋予之优先权,则该权利转由出价仅次于最高出价者之利害关系人行使,如此类推,但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所定之二十日期间减半;每当出价人丧失优先权时,声请人应请求将该事实通知出价仅次之出价人。
四、优先权转由另一出价人行使时,即使该人不维持其出价,且不欲行使其优先权,亦无须负责。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
优先权按顺序属于数人
一、如优先权按顺序属于数人,得请求通知各人以便其声明倘其后获给予优先权时会否行使该权利,或请求每当顺序较前之利害关系人放弃或丧失权利时通知紧接其后之利害关系人。
二、在第一种情况下,透过预先通知,对已声明欲行使优先权且排位最前之优先权人进行程序;如该人丧失优先权,则以相同方式对其余优先权人中排位最前者进行程序,如此类推。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条
优先权属于遗产
一、如优先权属于遗产,应通知待分割财产管理人,但对优先权所涉及之财产已进行出价竞投程序或财产已被分入任何份额者除外,在此情况下,应请求通知有关之利害关系人行使权利。
二、待分割财产管理人获通知后应立即声请召集利害关系人会议,以决定遗产应否行使优先权。
三、如有财产清册程序,则上述程序附属于财产清册程序。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条
优先权属于配偶双方
如优先权由配偶双方共同拥有,应请求通知双方配偶,而配偶任一方均得行使该权利。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条
优先权由数人共同拥有
一、如优先权由数人共同拥有,应请求通知各人。
二、如有两名或两名以上之优先权人,则适用《民法典》第一千三百零八条第三款之规定。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条
已作出转让而优先权属数人时如何行使优先权
一、如已将优先权所涉及之财产转让,但该权利同时属数人,则未获机会行使权利之优先权人,如对确定最优先之优先权人具有利害关系,得声请按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条之规定确定之,但须作下列变更:
a)最初之声请由任何具优先权之人提出;
b)获赋予优先权之出价竞投人应于二十日内为买受人存放所订立之合同之价金及因有关移转固有之税务上之债务而须支付之金额,以及为出卖人存放超出原定价金之部分,但对于上述移转,如证明享有免税或减税者则除外;
c)出价竞投之人亦应于判给之判决确定后三十日内证明已提出有关优先权之诉,否则将丧失其权利;
d)在任何丧失优先权之情况下,须依职权通知出价仅次之出价人。
二、就优先权之失效而言,提交声请请求进行上述程序等同于提起优先权之诉。
三、本条之规定经作出必要配合后,适用于优先权按顺序属于数人之情况。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
程序费用之制度
一、如无人作出欲行使优先权之声明,则本章所规范之程序之费用由声请人支付,在其它情况下,则由声明欲行使优先权之人支付;如有数名声明人,程序费用由透过所作之判决获判给财产之人支付;如无判决,则由各声明人支付。
二、在程序费用方面,如任一声明人撤回程序或舍弃请求,则所有与其有关之程序行为视作一个应由其负责之附随事项,但所有声明人均撤回程序或舍弃请求之情况除外。
三、如程序系于导致产生优先权之合同订立后提起,则其后行使优先权之人无需支付程序费用,该费用由应给予优先权之人支付。
第七章
物或文件之出示
第一千二百三十条
声请
依《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条及第五百六十九条之规定,并为着该等条文之目的,拟使占有人或持有人出示其不愿提供之物或文件之人,应证明有需要采取此措施,并声请传唤拒绝提供物或文件之人,以便其在法官指定之日期、时间及地点出示有关之物或文件。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条
继后之步骤
一、如物或文件由被传唤之人以他人之名义持有,该他人亦得于给予被传唤之人提出反对之限期内提出反对,即使被传唤之人不提出反对亦然。
二、如无人提出反对,或提出之反对被认为理由不成立,法官应作出裁判,并得立即指定日期、时间及地点,以便于其在场下出示有关之物或文件。
三、如属可携带之物或文件,应在法院出示;如属其它动产或不动产,则应于其所在地点出示。
第八章
期间之订定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
声请
如行使一权利或履行一义务之期间由法院负责订定,则声请人须在就其请求说明理由后,立即指出其认为适当之期间。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条
继后之步骤
如无人提出反对,法官得按声请人所指出之期间作出订定,或订定其认为更合理或更适宜之期间。
第九章
由共有人以法定多数通过之决议之取代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条
传唤
一、就管理行为声请法院作出批准以取代须由共有人以法定多数通过之决议,适用经作出必要配合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条之规定。
二、须传唤反对有关管理行为之共有人,以便其就该声请提出反对。
第十章
分层建筑物管理机关据位人之任命及免职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
管理机关据位人之任命
一、如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三百五十五条第三款之规定,声请任命受分层所有权制度约束之楼宇之管理机关据位人,则须传唤该分层建筑物之其它所有人;该等所有人在提出反对时,得指定非为声请人建议之人担任管理机关据位人。
二、如无人提出反对,得立即任命声请人所指定之人。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条
管理机关据位人之免职
如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三百五十五条第四款之规定,声请免除管理机关据位人之职务,则适用经作出必要配合之第一千二百七十条之规定。
第十一章
同意之取代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条
在拒绝作出同意时同意之取代
一、在法律容许取代同意之情况下,如以拒绝作出同意为依据请求取代该同意者,应传唤拒绝作出同意之人以便其提出反对。
二、如被传唤之人提出反对,则在听证时听取各利害关系人陈述,并在调查必需之证据后,由法官作出裁判,而该裁判应转录于听证纪录。
三、如不提出反对,则法官在获得所需之资料及解释后作出裁判。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条
在其它情况下同意之取代
一、如声请取代同意之原因为有关之人无行为能力、失踪或长期不能作出行为,则应传唤无行为能力人之代理人、失踪人或不能作出行为之人之受权人或保佐人,以及该等人之配偶或较近亲等之血亲,无行为能力人本人为准禁治产人时,亦须传唤其本人;除上述各人外,尚须传唤检察院;如同一亲等有一名以上血亲,应传唤认为较合适者。
二、如尚未宣告禁治产或准禁治产,或尚未为失踪人或不能作出行为之人指定保佐人,则在遵守第一百八十八条或第一百九十条之规定后方作出传唤;至于其它事宜,则适用上条之规定。
三、如由于其它原因不能给予同意者,则适用经作出必要配合之第一款规定。
第十二章
家庭居所之确定或变更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条
平常上诉
对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五百三十四条第三款之规定确定或变更家庭居所之裁判,得提起平常上诉,而上诉具有中止效力。
第十三章
承担家庭负担
第一千二百四十条
程序
一、夫妻中之一方拟要求自另一方直接获取为应付家庭负担而必需之部分收益或收入时,应指明该收益或收入之来源,以及拟获取之金额,并就所请求给予金额之必要性及合理性说明其理由。
二、订定临时扶养金之程序步骤,经作出必要配合后适用之;如认为请求合理,则作出判决,命令通知支付有关收益或收入之人或实体将有关之定期给付金额直接交付声请人。
第十四章
使用姓氏之批准或姓氏使用权之剥夺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条
程序
一、如声请批准使用前配偶之姓氏,或声请剥夺使用已故配偶或前配偶姓氏之权利,应提出证明请求属合理之理由。
二、须传唤被声请人以便其提出反对;如不提出反对,则适用第四百零四条至第四百零六条之规定。
三、如提出反对,但欠缺作出裁判所需之数据,则立即指定辩论及审判之听证日期。
四、在听证中,须调查由当事人提供之证据以及法院认为属必需之证据。
第十五章
两愿离婚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条
声请
一、两愿离婚之声请须由配偶双方签署或由其受权人签署,并附同下列文件:
a)结婚登记全部内容之叙述证明;
b)关于对未成年子女行使亲权之协议;
c)关于向需要扶养之配偶一方提供扶养之协议;
d)倘有之婚姻协议及其登记;
e)关于家庭居所之归属之协议。
二、除非另有明示声明,各项协议应理解为在诉讼待决期间及在其后均适用。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条
会议之召集
一、如无任何作初端驳回之依据,则法官须订定《民法典》第一千六百三十一条所指会议之日期。
二、如配偶一方不在澳门或不能出席,得由具特别权力之受权人代表出席。
三、如有充分理由推定配偶一方不能出席会议之状况将在三十日内终止,得押后举行会议,但押后期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四、法官得召集夫妻双方之血亲、姻亲或法官认为宜出席之其它人出席会议。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条
会议
一、如夫妻双方均出席会议,或在上条第二款所指之情况下由具特别权力之受权人代表出席,则法官试行调解夫妻双方。
二、如会议因夫妻双方或一方舍弃请求而结束,应将舍弃请求一事载于纪录,并由法官确认。
三、如法官行使《民法典》第一千六百三十一条第三款b项赋予之特权,又或有第二次会议,则应将夫妻双方就离婚之协议载于会议纪录,但并非明确显示无法调解者除外;此外,应将有关《民法典》第一千六百三十条第三款所指协议之裁判载于会议纪录。
四、如无出现以上两款所指之情况,则法官宣告离婚,并认可《民法典》第一千六百三十条第二款及第三款所指之协议。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
夫妻缺席会议
如夫妻双方或一方缺席会议,应遵守下列规定:
a)如其缺席属有理由者,则将会议押后;
b)如无故缺席且在三十日内夫妻双方亦不作任何声请,则法官确认舍弃请求后,程序视为因舍弃请求而结束。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
第二次会议
一、如依据《民法典》第一千六百三十二条之规定,进行第二次会议,则适用第一千二百四十三条第二款、第一千二百四十四条第一款及第二款,以及上条之规定。
二、如有充分理由相信中止会议有利于舍弃请求,得中止已开始之会议,但中止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三、如夫妻双方坚持离婚,则适用《民法典》第一千六百三十二条第二款及第一千六百三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
诉讼程序之重新进行
一、依据第九百五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由诉讼离婚转为两愿离婚程序时,如因夫妻双方和好以外之其它原因,其后并无宣告离婚,则原诉讼之任何当事人得请求重新进行诉讼离婚之诉。
二、应于出现导致不宣告两愿离婚之原因之会议日起三十日内提出声请;如该原因未在会议上出现,则上述期间自不宣告离婚之裁判通知日起开始进行。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条
不得上诉
对法官提出更改《民法典》第一千六百三十条第二款所指协议之要求,不得提起上诉。
第十六章
家庭居所之给予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
程序
一、欲依据《民法典》第一千六百四十八条之规定获给予家庭居所之人,应指出其认为应将此权利赋予其本人所依据之事实。
二、法官须召集利害关系人或前配偶以便试行调解,对此适用经作出必要配合之第九百五十三条及第九百五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但提出反对之期间为十日。
三、不论有否提出反对,法官在采取必需措施后作出裁判;对该裁判得提起上诉,而上诉具中止效力。
四、如诉讼离婚之诉正处待决或已结束,则该请求须以附文方式提出。
五、以上各款之规定经作出适当配合后,适用于《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所指之不动产租赁权之移转。
第十七章
对成年或已解除亲权之子女之扶养
第一千二百五十条
程序
一、有需要就成年或已解除亲权之子女之扶养,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七百三十五条之规定作出安排时,为未成年人所定之制度,经作出必要配合后适用之。
二、如就未成年人之扶养已有裁判或有关程序正在进行,则达至成年或解除亲权并不妨碍完成该程序,亦不妨碍变更或终止扶养之附随事项以附文方式进行。
第十八章
对某些行为之许可或确认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条
无行为能力人之法定代理人声请许可
一、无行为能力人之法定代理人向法院声请给予作出某些行为所需之许可后,除检察院外,亦应传唤可继承无行为能力人遗产且亲等较近之血亲,以便其提出反对,如同一亲等有数名血亲,则传唤认为较适当者。
二、不论有否提出反对,如必须取得亲属会议意见,则由法官听取其意见。
三、有关请求附属于倘有之财产清册程序,或附属于禁治产程序。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条
向无行为能力人所作之慷慨行为之接受或拒绝
一、在声请通知无行为能力人之法定代理人采取措施,接受或拒绝向无行为能力人所作之慷慨行为时,倘为声请人之无行为能力人、其任何血亲、检察院或赠与人应说明宜接受或拒绝之理由,并得提供证据。
二、在命令作出通知之批示中,应指定表示接受或拒绝之期间。
三、如被通知之人欲请求给予许可,以接受该慷慨行为,应在作出通知之程序中提出请求,并按上条之规定进行程序;被通知之人获许可后,应于同一程序中,声明接受该慷慨行为。
四、如被通知之人在指定期间不请求给予许可或不接受慷慨行为,经调查必需之证据后,法官视乎接受或拒绝何者对无行为能力人适宜,而宣告接受或拒绝慷慨行为。
五、有关请求附属于倘有之财产清册程序,或附属于禁治产程序。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
失踪人或不能作出行为之人财产之转让、在其财产上设定负担或无行为能力人之代理人所作行为之确认
一、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条之规定,经作出必要配合后,亦适用于下列情况:
a)已设定保佐时将失踪人或不能作出行为之人之财产转让或在其财产上设定负担;
b)法院对无行为能力人之法定代理人未经必需之许可而作出之行为之确认。
二、如属上款a项情况,则有关请求附属于保佐程序;如属b项情况,则附属于指定法定代理人之程序。
第十九章
亲属会议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亲属会议
一、如有必需召开亲属会议,但该会议尚未组成,则经预先听取检察院意见及收集所需数据后,法官指定组成亲属会议之人。
二、举行亲属会议之日期由检察院订定。
三、应通知亲属会议成员及倘有之声请举行会议之人出席会议。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条
亲属会议成员以外之人列席会议
在指定举行会议之日,如亲属会议作出决议,要求无行为能力人本人、其法定代理人、任何血亲或其它人列席会议,则应指定继续会议之日期,并通知应列席会议之人。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条
决议
一、决议以多数票作出;如未能形成多数,则以检察院所投之票决定。
二、决议须加载会议纪录。
第二十章
待继承之遗产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条
接受或抛弃之声明
一、声请通知继承人以便其接受或抛弃遗产时,声请人应就其给予被声请人之身分说明理由;如声请人非为检察院,则尚应就其利益提供依据。
二、在命令作出通知之批示中,应指定被通知之人作出声明之期间。
三、指定期间过后,如不提交抛弃遗产之文件,则视为接受遗产,并判处接受遗产之人负担有关程序费用;如抛弃遗产,则程序费用由声请人垫支,其后由遗产支付。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条
接续通知继承人
如首先被通知之人抛弃遗产,则接续通知按顺序仅次之继承人,直至再无其它优先于本地区继承之人为止;该通知应在同一程序中作出,并须遵守上条之规定。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条
代位诉讼
一、抛弃遗产之人之债权人如欲接受遗产,应透过诉讼为之,并在该诉讼中以适当方式针对抛弃遗产之人及针对因该人抛弃遗产而获得有关财产之人,提出清偿其债权之请求。
二、获得有利之判决后,债权人得针对遗产执行该判决。
第二十一章
许可转让受信托处分拘束之财产或在该财产上设定负担
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程序
一、声请许可转让受信托处分拘束之财产或在该财产上设定负担后,如请求系由信托受益人提出,则须传唤受托人以便其提出反对;如请求由受托人提出,则须传唤信托受益人提出反对。
二、如给予许可,在判决上须订定应遵从之预防措施。
第二十二章
遗嘱执行人之推辞或撤职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条
程序
一、如遗嘱执行人提出推辞职务之声请,须传唤所有利害关系人以便其提出反对;但在撤除遗嘱执行人职务之程序中,仅须传唤遗嘱执行人以便其提出反对。
二、如有财产清册程序,遗嘱执行人推辞职务之请求或撤除遗嘱执行人职务之请求,均附属于该程序。
三、如未对推辞职务之请求提出反对,则程序费用由所有利害关系人负担。
第二十三章
股东或合伙人权利之行使
第一节
对公司或合伙之检查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条
声请
一、在法律容许对公司或合伙进行司法检查之情况下,欲声请进行司法检查之人,应提出检查之理由,并指出欲检查之事项及其认为宜采取之措施。
二、须传唤公司或合伙,以及被指称在担任职务时作出不当行为之公司或合伙机关据位人,以便其提出反对。
三、如检查系基于不准时提交行政管理机关报告书、年度帐目及其它有关提交帐目之文件,应按《商法典》第二百五十九条规定之程序处理。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条
继后之步骤
一、不论被声请人有否作出答复,法官须裁定是否有理由进行检查,且在任何情况下均得命令立即或在指定之期间内提供声请人欲获得之数据。
二、如法官命令进行检查,则须订定应予检查之事项并指定负责调查之一名或数名鉴定人。
三、被指定之鉴定人除具有获特别赋予之权力外,亦有权力作出下列行为:
a)检查公司或合伙之财产、簿册及文件,即使系正由第三人持有者亦然;
b)收集公司或合伙机关据位人、在公司或合伙工作之人或其它实体或人提供之书面数据;
c)请求法官命令拒绝提供被请求提供之数据之人在法院作出陈述,或请求法官要求提供由第三人持有之文件。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条
检查范围之扩大
在程序进行期间,如知悉某些未曾提出之事实,而根据该等事实应再进行检查者,则即使该等事实系在声请后方出现,法官得命令正进行之检查亦包括该等事实,但扩大检查范围造成严重不便者除外。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条
保全措施
在检查过程中,如有迹象显示存有不当情事,或显示有人作出某些行为而可能阻碍正在进行之调查,法官得命令采取适当之保全措施,以保障公司或合伙、股东或合伙人又或公司或合伙之债权人之利益。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条
鉴定报告及对事实事宜之裁判
一、检查完成后,须将鉴定报告通知当事人。
二、进行其它必需之证明措施后,法官就事实事宜作出裁判;该裁判亦须通知当事人。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条
措施及检查结果之公开
一、就鉴定报告或关于事实事宜之裁判作出通知后,法官得应声请命令采取商法所指之措施。
二、如在程序中并未证实存有进行检查所依据之事实,被声请人得要求将检查结果刊登于为此指定之报章上。
第二节
公司或合伙机关据位人之委任、停职及解任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条
公司或合伙机关据位人之委任
一、在法律规定由法院委任公司或合伙机关据位人或股东或合伙人出资之共同权利人之共同代理人之情况下,声请人应就请求委任说明理由,并指出其认为适合担任该职务之人。
二、在作出委任前,法院得收集所需资料;如有关请求所涉及之公司或合伙之行政管理机关系正在运作者,则尚应听取该机关之意见。
三、在作出委任前或后,如有人声请为将委任或已委任之人订定报酬,则法官就此事项作出决定,为此得命令采取必要之措施。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条
附随委任
一、仅为在某一诉讼中代表出庭而作之委任,或在待决案件中提出之委任,其程序附于该案件进行。
二、经司法程序裁定解除某据位人职务而需另行委任时,该委任附于该司法程序进行。
第一千二百七十条
公司或合伙机关据位人之停职或解任
一、在法律规定由法院解任公司或合伙机关据位人或股东或合伙人出资之共同权利人之共同代理人之情况下,声请人应就该解任请求说明理由。
二、如声请停职,法官在进行必需之措施后,立即就该停职请求作出裁判。
三、须传唤被声请人以便其提出反对;法官应尽可能听取公司或合伙其它股东或合伙人或行政管理机关成员之意见。
四、如法院废止公司或合伙之章程中订有赋予某一股东或合伙人成为行政管理机关成员之特别权利之条款,则以上各款之规定亦适用基于该废止而作之解任。
五、经法院委任之公司或合伙机关据位人之解任,其程序附于作出该委任之程序进行。
第三节
公司或合伙机关职务之授职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条
程序
一、被选出或被委任担任某一公司或合伙机关职务之人受阻碍而不能担任该职务时,得声请司法授职;为此,须证明其有权担任该职务,并指出须对所出现之阻碍负责之人。
二、须传唤被指出须负责之人以便其提出反对,如不提出反对,则命令进行授职。
三、如提出反对,则指定辩论及审判之听证日期,并在听证时调查所提供之证据以及法院认为属必需之证据。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条
裁判之执行
一、一经作出授职命令,即由办事处之人员在公司或合伙之住所或应担任有关职务之地点向有关之人授予职权,并在此时将就任人应具备之所有物品交予声请人,为此得采取必需之措施,包括在必要时破毁对象。
二、应将上述行为通知被声请人,并警告其不得阻碍或骚扰声请人担任职务。
第四节
对公司或合伙合并及分立之反对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条
进行之程序
一、债权人欲依据商法规定,对公司或合伙合并或分立提出司法反对时,应提供证据证明其具有正当性,并详细列明合并或分立计划对其权利之实现所造成之损害。
二、须传唤负债之公司或合伙以便其就请求提出反对。
三、在裁定请求理由成立之裁判中,法官应命令向原告偿还债务,如原告尚未能要求偿还,则命令债务人提供担保。
第五节
债权证券之附注及转换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条
附注之请求
一、如公司行政管理机关在八日内不对向其提示作附注之股票或债券作附注,或在相同期间内,不发出附有该等证券符合附注条件之声明之证书,则股票或债券持有人得请求法院命令作附注。
二、须传唤公司以便其提出反对;如其不提出反对,则命令立即作附注。
三、第一款所指之证书具有与附注相同之效力。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条
司法裁判之执行
一、确定性命令作附注后,利害关系人应声请通知公司在五日内遵行裁判。
二、如不遵行裁判,由法院在证券上注明证券属于何人,而该注明具有与上述附注相同之效力。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条
裁判之效力
一、法院命令作出之附注,其效力追溯至向公司行政管理机关提示债权证券之日。
二、程序结束后,应立即将债权证券及文件交予利害关系人。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条
债权证券之转换
一、有权要求将记名证券转为无记名证券,或将无记名证券转为记名证券,但公司行政管理机关拒绝作出转换时,亦适用以上数条之规定。
二、如命令作出转换,但公司行政管理机关拒绝遵行裁判,则按情况在证券上注明该证券转为无记名证券或记名证券。
第六节
股东或合伙人出资价值之评估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条
声请及鉴定
一、因公司或合伙之股东或合伙人死亡、退出或除名,而依据商法规定须就其出资价值进行司法评估时,应由利害关系人声请进行评估。
二、向公司或合伙作出传唤后,法官指定鉴定人以便根据《商法典》第三百四十三条所定标准进行评估。
三、就鉴定结果听取当事人之意见后,法官订定股东或合伙人出资之价值,但在决定前得命令进行第二次评估,或采取其它显示属必需之措施。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条
对其他评估情况之适用
上条之规定,经作出必要配合后,适用于透过评估,由法院订定股东或合伙人出资价值之其它情况。
第二十四章
有关船舶或其货物之措施
第一千二百八十条
查验之进行
一、船舶停泊于澳门之港口时,船长得向澳门法院声请进行旨在了解船舶之适航状况之查验。
二、提出声请时须一并提交船上财产清单。
三、法官指定其认为属必需及合适之鉴定人查验船舶之各部分,并定出进行查验之期间,而该措施进行时无须法院及有关港口之海事当局参与。
四、查验之结果应载于由鉴定人签名之报告内,并应通知声请人。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条
在其它情况下对船舶或其货物之查验
一、上条之规定亦适用于在非属诉讼事件之情况下,声请对船舶或其货物进行查验。
二、如查验须紧急进行,海事当局应代法官指定鉴定人,并命令采取措施。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条
船舶非在澳门登记时之知会
一、如船舶非在澳门登记,但在澳门驻有负责该船舶登记国或地区之外交事务之实体,则应将所声请之措施知会该实体。
二、上款所指实体得声请法律容许声请之事宜。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条
船长实施行为之司法许可
船舶停泊于澳门之港口时,如作出某些行为须获司法许可,则船舶之船长得向澳门法院提出请求。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条
寄售人之指定
一、如应在澳门之港口卸货,但收货人拒绝收货或不到场收货者,船长得向澳门法院声请指定负责处理有关货物之寄售人。
二、如收货人或寄售人居住于澳门,法官须听取其意见;如法官认为请求合理,则指定寄售人并许可以第七百七十九条所指之任何方式变卖货物。
第十六编*
轻微案件诉讼程序
第一千二百八十五条*
范围
一、凡利益值不超过第一审法院之法定上诉利益限额且为达至以下任一目的之诉讼,适用有关轻微案件之特别诉讼程序形式:
a)判处给付一定金额以履行金钱债务;
b)行使法律赋予消费者之权利。
二、为着第一款之效力,且在不影响可独立考虑之定期作出给付之情况下,订定案件之利益值时应以引致原告提出请求之法律关系之总金额为准;但如任意将之分成若干部分以图达至利用此一特别诉讼程序形式之目的,则对此分割行为无须理会。
三、为确定适用之诉讼程序形式及是否可对判决提起上诉之目的,无须理会因可能提出之反诉而引致案件利益值之增加。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条*
起诉状
一、起诉状应载明:
a)当事人之身份资料及其居所;如属可能,亦指明其工作地方;
b)原告提出请求所依据之事实之说明;
c)请求;
d)案件利益值;
e)所提出之证据。
二、起诉状无须以分条缕述之方式作出,并可使用表格提交。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条*
传唤
一、按照第一百七十七条-A之规定传唤被告时,应通知其有关第六百七十三条第二款及第三款所规定之告诫,并特别提醒其注意下列事宜:
a)为保护其权利,应参与诉讼程序;
b)如不参与诉讼程序,可导致其败诉,而法院可判处其满足原告之请求及支付诉讼费用;
c)随着诉讼程序之进行,可在不再通知被告之情况下,剥夺属其所有之动产或不动产,包括现金及其部分薪俸或工资。
二、如须进行公示传唤,公告仅须在第一百九十四条第四款所指报章上刊登一次。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条*
答辩
一、被告得于十五日内答辩及提出证据。
二、第一千二百八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适用于答辩状。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条*
反诉
一、如被告提出之请求符合第一千二百八十五条第一款所规定之要件,反诉得予受理。
二、第一千二百八十六条之规定,经作出适当配合后,适用于反诉。
三、如反诉仅因所提出之请求之利益值超过第一审法院之法定上诉利益限额以致不能继续获处理,则请被告更正该利益值;如不作更正者,反诉不予受理。
第一千二百九十条*
对反诉之答复
一、如被告提出反诉,原告得于接获依据第四百一十一条之规定命令作出之通知后十五日内,就反诉作出答复及提出证据。
二、第一千二百八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适用于对反诉之答复。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条*
附随事项
不得受理任何第三人之参加之附随事项,但属辅助参加及第三人透过异议表示之反对则除外。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条*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